持續了兩年多的抗疫日子,難免會出現抗疫疲勞,而近期行山或到郊外遊玩的人潮比市區還要熱鬧。所以要反其道而行,星期天外出逛市區。連續幾個星期逛市區,發現其實有很多地方是我們從未或已經很久沒踏足過。整整兩年未能外遊,香港半天遊可能成為我們的新常態。
第一站中環街市
在中環上班已有30年,記憶中我曾到過活化前的中環街市,但印象已相當模糊。街市活化後重開時,我已經遷移到東區上班,加上疫情少了外出,我已甚少到中環了。今天的香港半天遊就從港島中西區開始。
中環街市於1939年落成,是香港少數在戰前落成的室內街市。街市於80年代改造成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的一部份。我在中區上班午膳時就經常由半山扶手電梯經天橋繞道中環街市及恆生銀行到國金。
中環街市於1990年獲擬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直至2022年3月10日才正式確定評級。活化後中環街市在2021年重新開幕,有不同的餐廳、Cafe、小店進駐,亦設有休憩及活動空間,成了新打卡點。
街市保留了部分原有的設計,包括經典的水磨石主樓梯。但在石扶手外卻加建了鐵扶手杆,顯得格格不入,真的是大煞風景。
我們先從2樓參觀,一進場就看到這個大花牌
這間工作室的迷你手作頗吸引
人流不算多,遊人都是非常安靜
門可羅雀,消費的人少,唉!
懷舊的雜貨店
很大的醬油酲
老香港辦館
日治期間中環街市曾被改名為「中央市場」,該中央市場門匾懸掛在面向德輔道中的門口上,直至1993年才恢復中環街市的名稱。
中環街市歷史回顧展
這塊曾出現在中環街市的皇后大道中路牌,是由鑄鐵製成。中文書寫是由右至左,是1930-1960年代使用的路牌。
街市復古紅燈,現在街市販賣雞蛋的舖頭,部分還有這些紅膠燈
金源米行體驗舊式米行情懷,感受香港舊文化及人情味。金源米業集團於1946年創辦,到1955年取得香港白米進口牌照,1991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金象米、袋鼠等牌子都是該集團旗下的產品。「金源米行」把五六十年代的米行重現大家眼前,讓大家感受一下當時的文化。
米舖不一定單一賣米,亦有兼賣油塩及其他雜糧。還記得少時候替老爸到米舖買燒酒,當時還要自攜酒樽買酒的。
昔日去米舖糴米,就是用報紙包裹及用禾稈草紥起的
現在香港大部分家庭都是在超市買袋裝米,但傳統街市還有些賣雜貨的小舖有散裝米出售,但散裝油或酒應該絕跡了。
懷緬過去完畢,起程下一站....
細個都有去街市同雜貨舖幫阿媽買餸。我覺得最神奇係乜都可以用報紙加條鹹水草紮住拎😜。
回覆刪除條鹹水草真係好掂👍
刪除